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深圳新闻 > 正文

单价只要2万5还20年未涨价深圳这个楼盘背后故事有点多

类别:深圳新闻 日期:2017-12-28 11:02:45 人气: 来源:

  纵观深圳房地产发展的历史,中间总是离不开借鉴经验的印记。上世纪90年代,房企在深圳乃至整个内地市场可谓风生水起,但近年来,在京派、粤派、沪派、闽系等内地房企南征北战、西扩东进的同时,房企式微的印象正在定格,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格局与话语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这时,被认为风格保守的房企该如何内地市场突围?

  房企进入内地市场之际,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绩。那么,在高房价的深圳,如果说有一个港味十足的项目20年来价格基本没有发生变化,这又说明了什么?

  深圳市罗湖区的人民南,可谓全深圳最接近以及港味最浓的地方,从这里遍布的港式茶餐厅、按照风格打造的深圳最早一批高层商品楼就可以略知一二。有调查显示,罗湖区的人民南片区购房者占比甚至接近50%。

  深圳现在很多上世纪90年代盖的高层住宅,都是当时很流行的钻石户型,可见当时港资在深圳楼市的影响力。

  我第一次来深圳看房就是人民南的汇展阁,当时关口物业备受人喜爱,所以汇展阁卖得很火,最高峰时一度卖到接近每平方米两万港元,基本都卖给了人和外籍人士,而当时罗湖区的普通住宅均价仅每平方米4000~5000元左右。”黄辉回忆道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如今汇展阁的多数楼层被王子客栈用作酒店,其他楼层有办公性质的写字楼,也有用于出租的公寓,目前有多套公寓对外放卖,价格在每平方米25000元左右,在如今罗湖区平均房价超过每平方米5万元的背景下,反而成为了“价格洼地”。

  “100万能买40平方米的公寓,看起来似乎很诱人,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这里的管理费高达每平方米20多元,酒店、办公、住宅三者掺和在一起,很多人买来也是返租给酒店等,所以居住一般。”成先生说道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汇展阁开发商当时将其转手给大中华国际实业000159股吧),大中华对之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之后,1997年以小户型酒店式公寓的面貌重新入市。

  由此可见,这个曾被许多客户青睐以及按照风格打造的项目,经过20年的时间之后价格几乎没有变化,与深圳翻了超过10倍的平均房价相比,显得格外“刺眼”,也给这个“港味十足”的项目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。

  其实,从罗湖区的佳宁娜广场,到福田区黄埔雅苑,开发商在深圳留下了许多“港味十足”的知名项目。就连依旧是深圳知名地标的地王大厦,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也处处体现港式风范。公开资料显示,1992年深圳首次以国际公开招标形式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,对深圳黄金地段蔡屋围地王公开招标,时任深业集团董事长的许扬看准了这个项目,决定联络著名建筑公司熊谷组()有限公司与深业联合参加投标。

  1993年,和记黄埔获准入股深圳盐田港000088股吧),共同投入60亿元建设集装箱码头;同年签约的东方广场,成为李嘉诚在内地投资房地产的标志。新鸿基也是最早进入内地的一批港资企业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北上广多地购置地产物业。可以说,房企进入内地市场之际,内地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,在那个“资金说话”的年代,房企具有丰厚的财力,通过大量拿地方式,伴随内地经济发展,赚得盆满钵满。

  如果说深圳是全国的“样板房”,那么,则是深圳的“样板房”。至少,曾经是。只是,对房企而言,内地房企可以说“后生可畏”。

  深圳乃至整个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起步,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发端于对的学习和摹仿,然后才开始不断进行创新。无论是制度——包括土地出让制度、商品房销售制度、按揭制度、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,产品——包括超高层建筑的出现、园林的营造,还是营销方式——样板房、售楼处等等,深圳在过去都是跟着一步一步走过来的。如果说深圳是全国的“样板房”,那么,则是深圳的“样板房”。至少,曾经是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在最鼎盛时期,如2007年,长江实业在内地的业务共32个项目,土地储备超过1860万平方米;恒产的土地储备达到1400万平方米。然而,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房企固有的开发速度缓慢、策略较为保守等特点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,他们每年在深圳乃至整个内地市场推出的楼盘销售数量极为有限。

  记者查阅长实地产2017年中期业绩报现,长实地产在内地可开发土地储备不升反降,仅余1.14亿平方英尺(约合1060万平方米)。而在长实地产对在内地和拿地表现出谨慎态度的同时,其对海外项目的投资热情却日益浓厚。作为老牌四大房企之一,恒产近些年在土地市场表现相对冷静。恒产2016年年报显示,截至2016年底恒产土地储备为2410万平方呎(约为223.9万平方米)。

  这与内地房企的快速拿地、高杆杠、快速开发、快速回笼资金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。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2017年1~11月,碧桂园以2260亿元的拿地金额继续位居榜首,万科以1634亿元稳居第二位,保利以1282亿元居第三位。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11月底,内地拿地最积极的5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20982亿元,与2016年同期相比涨幅达53%。

  长实地产年报显示,2016年长实地产的收入总额为699.1亿港元,同比增加18.91%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尽管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入,但不少内地房企依旧实现逆势增长。截至11月,千亿销售规模房企阵营已经达到14家,其中碧桂园成为首个销售规模破5000亿元的房企,全年有望接近6000亿元。

  对房企而言,内地房企可以说“后生可畏”。不仅如此,即便是在房企的“大本营”,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房企涌入市场“跑马圈地”,令本土开发商面临挑战。截至今年8月,推出6块住宅地皮,其中5块被内地房企斩获。以可建面积计算,内地房企投得的土地面积占比高达95.9%。

  高力国际广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、华南区办公楼服务部负责人冯文光认为,早期房企进入深圳等内地市场,背后都有许多优惠的政策以及建设祖国的“感”,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给内地市场提供了参考的模板。如今,房企在过去的资金优势、政策优势都已逐渐消失,而内地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。此外,房企逐渐“褪色”的原因还包括房企与内地房企在成本利润的计算方式上的差异:一般来说,的地产公司开发周期都比较长,资金周转也比较慢,这和土地稀缺的市场有关。但放在内地市场,这样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合适,提高资金周转,快速开发、快速回笼资金才是主流模式。此外,税费计算上的差异也是因素之一。总体来看,房企没有内地房企那样“进取”,特别是在地价“面粉贵过面包”的背景下,房企多数会选择谨慎观望。

  记者调查发现,房企与内地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大相径庭:2017年半年报显示,万科的资产负债率为82.6%,碧桂园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8%。相反,长实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为32%,恒产的资产负债率为27%,九龙仓的资产负债率为24.02%,新鸿产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2.3%——也许是因为经历过市场风暴,才能体会到“黑夜”的。

  中原集团兼总裁施永青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:同样面对一块土地,房企是一盘战略,没有全局战略,总是考虑这块土地划不划算,如果不赚钱就不投了,是一个地盘在算账;内地房企则是整盘棋考虑,为了战略进攻,哪怕不赚钱也要拿下土地。

  “在拿地时,内地开发商愿意少赚一点钱,这点很重要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内地开发商在拿土地的时候都能战胜开发商,这跟地产估值的方法有关。”施永青认为,这是港企慢慢结束开发方面的原因,他们在经营、收租方面会扮演更多的角色。

  近几年来,李嘉诚频频抛售内地及资产的消息屡见不鲜,但并不是所有房企都选择退让,其实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。房企的风格保守?并不全是。

  从内地市场表现来看,无论是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地产、李兆基旗下的恒产、郭德胜家族的新鸿产还是郑裕彤家族的新世界,或许是战略的调整,或许是市场的选择,这些“引人”一定程度上都已被超越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,内地房企与房企的一进一退,彰显了内地房地产市场深刻的时代变迁。

  近几年来,李嘉诚频频抛售内地及资产的消息屡见不鲜,且涉及多个业务领域。如果说风格保守是房企的“A面”,但并不是所有房企都选择退让,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,展现出激进的“B面”。

  一边分拆九龙仓置业赴港上市,一边接连在内地拿地,今年的九龙仓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房企之一。九龙仓此前分拆旗下包括海港城、时代广场等6家商场组合命名为九龙仓置业,以介绍形式上市。有市场人士认为,将的投资物业分拆出去后,九龙仓或将致力于内地房地产市场。

  近期,九龙仓集团在内地拿地的确开始频繁起来:9月初,九龙仓集团在苏州夺得几地块,紧接着又以62.6亿元总价及16%自持面积比例拿下丰台区的一住宅地块,该地块溢价率达到49%,因此九龙仓的此次出手被业内评价为“难得”且“开发压力大”。

  不只是九龙仓,另有新世界发展、恒隆等港资房企也频频表达了对内地市场的重点关注。记者调查发现,今年以来,不少房企都在内地土地市场上有所收获,包括恒产在上海和苏州斩获土地,新世界在广州和也有所收获。

  在第一太平戴维斯项目及开发顾问部董事兼负责人熊志坤看来,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潜力依然被业内看好。房企多是谨慎、保守,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,面对内地房企的积极扩张和自身不断下滑的销售额排名,房企不得不做出改变。

  此外,房企在运营商业地产方面经验丰富,如恒隆、太古、九龙仓等都是商业地产商中的佼佼者,许多港资房企将目光投向商业地产投资。早在2015年初的业绩会上,九龙仓就宣布,未来商业地产是九龙仓在内地发展的重点。

  也有房企选择在、内地两大市场中“转向”。就在今年9月,信和置业以87.68亿元的代价将其在成都的唯一的项目——信和·御龙山80%股权转售予华侨城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项目出售之后,信和置业在内地的项目已所剩无几,而高峰时期信和置业曾有63%的土地储备位于内地。不过,就在近日,中电集团宣布,将与信和置业合作重建位于旺角的中电旧总部。短短一年的时间内,信和置业已在连扫7地块,涉及金额达400亿港元,为历年之最。要知道,房价在调控背景下依旧不断创下新高。

 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,在房企的进退中可以看到,他们更加务实,当物业达到一定的回报率时,他们便可转手,而不会无止境地追涨。所以在这个生意经里,房企会不停地寻求买入、卖出的机会,以赚取利润。冯文光表示,从项目的开发规模看,房企可能不如内地房企,但打造精品以品质取胜,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。

  许多人认为,内地房地产市场的“黄金时代”已经过去,如何面对新的“白银时代”,不管是房企还是内地房企,究竟谁主沉浮,下一个十年方可见分晓。

  延伸相关词:

 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,倒追小伙被当保姆,陆贞传奇演员表,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,莫小棋三级,保拉的诱惑,李慧珍老公,luciano rivarola,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,电视剧当狗爱上猫

关键词:深圳楼市价格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CopyRight 2002-2012 深圳特区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