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深圳风俗 > 正文

大城小爱|冬至将至 老武汉的独特风俗都get起来

类别:深圳风俗 日期:2017-6-19 22:21:43 人气: 来源:

  下周二,就是冬至了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日,俗称,冬节、长至节、亚岁。至今仍有不少地方保留着过冬至节的习俗。那么,武汉人过冬至,有哪些讲究呢?

 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,盛于唐宋,相沿至今。在民间,甚至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《湖北民俗志》记载:“阴极之至,阳气始出,日南至,日短至,日影长之至,故曰冬至。”

  冬至,“数九”寒天由此始,“一九二九不出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”。在武汉话里,常常用“冷得直筛”来生动表现严冬之凛冽。

  然而,祖祖辈辈以种洪山菜薹为生的菜农,却成为冬至过后,最高兴的人。家住洪山村,已年过七旬的高师傅说,“这时,正是洪山菜薹大量抽薹时,要是再下几场雪就更好,雪中的菜薹鲜嫩水灵,紫红茎杆格外好看。切了炒腊肉,脆崩了甜滋了,那绝对是冬天里的美味。挑着担子上街卖,俏得不得了。”

  冬至时节,中国北方的锅灶里,翻滚着薄皮大馅儿的饺子,岭南地区的碗盘里,盛满软糯香甜的汤圆,哪怕是在江南水乡,人们也会在冬至这天吃上一碗赤豆饭,以驱避疫鬼,防灾。

  身处荆楚之都、好食之府的武汉人反而停杯投箸,忙忙碌碌起来。听一位年过八旬的武汉老人介绍,“冬至到了,归了藏,家家户户忙起来,腌制腊鱼、腊肉,这时正是好时候。”

  “将肉买回切成2斤左右的条块,把鱼沿肚子剖开把内脏淘尽,将盐、花椒撒于肉上腌在盆里,几日后挂于屋外风干就可以了。越干越好,越干越香!”腌制腊货的热闹景象留存于每个武汉人的记忆中。

  冬至这一天,阴极阳生,人体内阳气蓬勃,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,从而发挥其滋补功效,因此,冬至前后是饮食进补的最好时间,不仅强健身体,还能消寒。

 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子,吃饺子、吃馄饨的习俗,南方在这一天要吃冬至米团、长线面、赤豆饭,武汉人就爱喝汤。

  武汉人料理汤水,独树一帜。北方人,追求实在,不拘小节,豪放乱炖,岭南人,过于挑剔,追求高档,海味煲汤。武汉煨汤,素来以技论长,选材、火候、汤料,甚至盛汤器具都有讲究,一丝一毫,都须用心投入。

  “我小时候,每年快到冬至了,我母亲都要给屋里人煨一铫子汤喝,羊肉萝卜汤啊,排骨藕汤啊,一放学回家,就能闻到屋里热气飘香。冬天的藕,最适合煨汤了,一口咬下去,那线岁的邓大妈回忆道。

  一要有保温功能,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,富含脂肪、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包括肉类、蛋类、鱼类及豆制品等。

  二要有御寒功能,医学研究表明,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。因此,应注意补充矿物质。中国人一般以“五谷为养、五果为助、五畜为益、五菜为充”。只要不偏食,就可以人体对钾、铁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。

 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。专家认为,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,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。

  三要有防燥功能,冬季气候干燥,人们常有鼻干、舌燥、皮肤干裂等症状,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。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、蛋、乳中;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。(作者:陈颖)

  推荐:

  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版权声明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CopyRight 2002-2012 深圳特区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